快攻型握拍方式主要分为直拍快攻型和横拍快攻型,具体动作要领如下:
一、直拍快攻型握法
1. 中钳式握法(执笔法)
动作要领:
拇指与食指:拇指第一关节和食指第二关节压住球拍两肩,形成“钳形”,两指间距约1-2厘米(一指宽)。
背面三指:中指、无名指、小指自然弯曲斜形重叠,中指第一关节偏左侧托于球拍背面1/3处。
拍柄贴虎口:拍柄紧贴虎口,确保手腕灵活。
关键点:
手腕灵活,便于发球时变化旋转和落点。
正手攻球时,拇指和中指协调用力控制拍形,食指放松。
反手击球时,食指和中指或无名指及小指协调用力。
适用场景:
近台快攻、左推右攻、两面攻等打法。
适合快速变化球路,如斜线球、直线球。
2. 大钳式握法
动作要领:
拇指与食指间距较大(钳形较大),其余与中钳式相同。
关键点:
有利于上臂和前臂发力,中、远台攻球和扣杀球更有力。
但握拍较深,对手腕灵活性有一定影响。
适用场景:
中远台对攻、强力扣杀。
3. 小钳式握法
动作要领:
拍柄右侧贴在食指第二、三关节之间,拇指与食指间距较小。
中指第一指节左侧托住球拍背面,无名指和小指斜叠在中指之下。
关键点:
反手攻球时,前臂提起后拍头朝上,利于反手高压打球。
手腕灵活,易于处理台内球。
适用场景:
反手攻球、台内球控制。
二、横拍快攻型握法
1. 基础握法
动作要领:
手指位置:中指、无名指、小指自然弯曲握住拍柄,拇指在球拍正面靠近中指,食指自然伸直斜放于球拍背面。
虎口贴拍:虎口紧贴拍肩(拍柄与拍面交界处),确保稳定性。
关键点:
正手攻球时,食指稍向上移动以压拍。
反手攻球时,拇指稍向上移动以固定板形。
适用场景:
快攻结合弧圈打法,正反手转换流畅。
2. 浅握与深握
浅握:
虎口轻微贴拍,握拍较松,手腕灵活。
优点:对台内球处理方法多(如拉、撇、摆短),左右结合灵活。
缺点:发力略受影响,上臂和前臂力量难以全部集中到手腕。
深握:
虎口紧贴球拍,握拍较紧。
优点:拍形固定,发力集中,拉高吊、前冲弧圈球更转、更凶。
缺点:手腕不够灵活,处理台内球较困难。
适用场景:
浅握适合台内球控制,深握适合强力弧圈和扣杀。
三、快攻型握法的共同要点
手腕灵活:
直拍需保持手腕放松,避免过度用力导致僵硬。
横拍浅握时,手腕可灵活调整拍形。
发力集中:
正手攻球时,利用腿、髋、腰的转动带动手臂挥拍。
反手攻球时,上臂和前臂协同发力。
拍形稳定:
击球时拍面稍前倾(约75°-80°),便于快速击球。
避免拍头下垂或掉腕,确保击球准确性。
正反手转换:
直拍通过拇指和食指调整拍形,背面三指起辅助作用。
横拍通过食指和拇指的微调实现快速转换。
四、常见错误与纠正
直拍背面三指分开过大:
问题:影响反手技术使用。
纠正:三指并拢,保持球拍稳定性。
食指内伸过多:
问题:不利于正手发力。
纠正:食指收回放于拍右肩,拇指略前伸。
拍头下垂(掉腕):
问题:导致击球下网或失控。
纠正:拇指略前伸,腕关节稍微用力维持拍形。
横拍握拍过紧:
问题:限制手腕灵活性。
纠正:采用浅握,保持手腕放松。
邮箱地址:303405178@qq.com
校区地址:一号训练馆:渝北区湖滨西路23号水木青华小区后门 二号训练馆:龙溪龙华大道北城国际芭菲盛宴负一楼 三号训练馆:渝北区同茂大道鹿山地铁站8号口
Copyright © 重庆男女午夜羞羞视频体育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:渝ICP备19014057号-1